首店经济升温 为城市商业注入强劲活力
在不断发展的商业浪潮中,首店经济正成为一座城市商业活力与创新力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头部品牌加快首店布局,在强化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同时,为当地商业注入了新活力。
首店经济正成为一股强劲新势力,为城市商业提质升级、加速释放内需潜能注入新活力。图为顾客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潮文创店”北京潘家园首店内购买商品。
首店经济升温
当下,首店经济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在北京,瑞典户外品牌“火柴棍”北京首店正加紧装修,法国小众品牌“波灵恩”中国首店落地北京三里屯……丰富的国际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创新气质,以及居于全国城市前列的消费规模,汇聚成北京对于国际品牌的强大磁力。以北京国贸商城为例,23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拥有近500家商户,其中首店就有100余家。“通过首店,品牌与商圈能更好实现双向奔赴。”国贸商城总监助理郭开宇介绍,“在国贸商城,某些现象级的首店,节假日入店客流能达到上万人,对整个商场的消费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越来越多国际运动品牌将首店设在上海:萨洛蒙上海新天地旗舰店、昂跑亚太地区首家双层沿街设计门店……不断增加的运动品牌首店还激活了买手店、集合店、咖啡+零售等新业态,更让“上海潮鞋打卡路线”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上海新增首店173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23.1%。
在深圳,比利时珠宝品牌WOLFERS亚太区旗舰店、美国美妆品牌FentyBeauty中国大陆首家概念店、英国GFore华南首家旗舰店、日本自行车品牌松永滨海户外旗舰店、麦当劳中国内地首家“麦麦博物馆”……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竞相布局,以概念店、旗舰店等形式登陆,展现出深圳浓厚的商业创新活力、巨大的消费潜力等对国际品牌的吸引力。
南京首店矩阵持续优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京共计开出首店超200家,其中江苏及以上首店占比超43%,呈现“量质齐升、业态多元、全域协同”的鲜明特征,带动南京商业辐射力、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形成“全国引领——区域辐射——本地创新”的多层次首店生态。
广东东莞首店经济也呈现出活跃态势。据赢商大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莞迎来了76家品质首店,包括69家城市首店、5家华南首店和2家广东首店。首店品牌涵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配套、酒店等多种业态。
专家表示,首店经济繁荣现象的背后,是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逐步完善的消费生态,它们为品牌搭建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同时也充分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
企业积极布局
多家上市公司和头部品牌纷纷加快首店布局,激活消费新动能。
此前,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门店解百商业与杭州博物馆达成合作,以“浙江第一店”的身份参与“百万收藏”城市主题展,还落地了“BoomBoomRichIP”浙江首展、“郁见解百”蝶恋花艺术美陈等一系列美陈展。
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不断以“首店”“首展”制造话题并吸引客流。今年7月,公司旗下武商梦时代迎来全球智能影像品牌影石Insta360湖北首家旗舰店落户,理想汽车湖北首台i8纯电展车也在此首发并开启预售。同月,武商梦时代独家举办了“喜羊羊与灰太狼20周年·奇思妙想嘉年华”华中首展。
徐家汇商圈同样借助首店效应聚集人气,今年6月22日,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将全新线下门店落地港汇恒隆广场,这是花西子在上海的首家门店,也是全国首个进驻购物中心的门店,成为该商圈引流与消费升级的又一亮点。此外,8月15日,洲际酒店集团(ihg)旗下全新品牌——筑格酒店(atwell)全国首店在上海普陀区开门迎客。
山东淄博富力万达广场在首店经济领域早已布局,2025年上半年就换新了38家品牌,引进标杆餐饮、精致生活集合店、网红烘焙等,不断丰富顾客社交生活需求。据了解,淄博富力万达广场计划年内再引进10—15家城市首店,重点聚焦潮流餐饮、国潮服饰及沉浸式娱乐业态,进一步强化首店经济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首店”吸引了大量客流,也带动了企业及品牌销售业绩看涨。比如,深圳大悦城开业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销售额近2000万元,近100家品牌斩获全国销冠;罗湖益田假日广场试运营首月,客流突破200万人次,吸纳会员超15万,销售额突破百万门店达20家。火锅品牌巴奴武汉首店开业后便登上当地火锅热门榜第一,杭州湖滨银泰店仅用3天就跻身大众点评城市热门榜首位,曾创下单日翻台7次、排队近700桌的纪录。
专家表示,首店经济具有引领性和潮流性,能满足消费者求新求质的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参与热情,有利于吸引人气和各种消费资源聚集,引领消费新风尚。
首店经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如何推动首店从“尝鲜”到“长线”?重庆大学公共经济系教授龙少波表示:“首先要优先引入契合本地消费基因的业态;其次要打造新消费场景,推动首店与夜经济联动;最后建立‘全周期培育’机制,通过精准政策扶持,构建从品牌筛选到长效运营的完整生态链。”
政策持续推动
为激活消费新动能、提升城市竞争力,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浙江、辽宁、成都、重庆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加力支持首店经济。
今年3月,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为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进口消费品优化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继续加大对高能级首店的吸引力度,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一年一度“首发上海”活动期间开设的首店,一次性奖励提升至120万元。支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同类活动,最高补贴提升至120万元。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对专业机构开展全国首创性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球传播推介等项目,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3月,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发布的《2025年深圳商务投促领域支持政策要点》提出,支持首店、首发经济,对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运营企业,每个品牌奖励20万元,最高奖励500万元。据第三方大数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以193家新开首店实现量质齐升,国际品牌占比逾两成。同时首发、首展、首秀等“首经济”持续活跃,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新动能。
7月,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办好全球首发节,举办高能级首秀、首演、首展活动。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个月,北京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累计举办首展、首演、首秀等活动近200场。
8月,浙江省商务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力争到2027年,全省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首店孵化区、首店提升区50个以上。行动方案明确,强化首店经济发展要素保障,探索发布“浙江首店地图”。财政支持方面,用足用好中央及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首店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配性信贷产品,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品牌首店提供融资、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
首店经济正成为一股强劲新势力,为城市商业提质升级、加速释放内需潜能注入新活力。专家表示,当前各地政策多聚焦资金激励与品牌引入,下一步可以转向系统性生态构建,包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首发经济基础设施、培育首店专业服务商等。未来,首店经济将呈现一线城市向县域市场下沉,以及政策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两大趋势,并将催生出文商旅融合、数字化赋能、县域特色和跨界融合等新模式,打造首店经济生态圈,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消费升级。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