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产业向上向外 持续走出“内卷”
蔚来汽车和江淮汽车近来的业绩改善,不仅体现了安徽汽车产业的厚度与后劲,也让人看到行业发展的积极动向——
向上向外 走出“内卷”

四季度已经过半,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安徽汽车产量275.5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143.03万辆,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分别领先第二名约38万辆、23万辆,距年度产量首次登顶越来越近。
产量持续领先的同时,安徽汽车产业近来在结构升级上也取得积极进展。一个突出的亮点是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超高端品牌尊界持续热卖,上市4个月大定突破1.5万台,在同级别市场属于“颠覆级”表现。此外,主打中高端价格带的蔚来汽车在过去三个多月交付量连创新高,10月更是首次突破单月4万辆,告别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迷状态,四季度有望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在汽车行业“内卷”现象严重的背景下,尊界和蔚来的突破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多轮价格战,汽车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已经相当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3%,处于史上次低水平。整车企业的低盈利,必然传导至零部件企业。全产业链盈利状况不佳,对质量控制、发展后劲都有不利影响。
尊界在超高端市场取得自主品牌前所未有的成功,蔚来及其子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不仅有利于两家企业改善自身盈利状况,也让人对行业走出“内卷”、实现健康发展增添信心。未来,安徽汽车产业能否延续并扩大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势头,将是衡量“汽车第一省”对全行业引领作用的重要试金石。
业绩拐点
11月18日,自主品牌首款高端中型SUV、蔚来主力车型ES6迎来第30万辆交付。在位于北京未来科学城的蔚来体验中心,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将该车型的纪念版交到用户手中。
蔚来ES6是中国30万元以上纯电汽车市场中首个达成30万辆交付的车型,但蔚来当下最热销的产品,则是两款纯电大型SUV:8月1日开始交付的乐道L90和9月21日开始交付的蔚来全新ES8。乐道L90上市后,连续3个月位居纯电大型SUV销量第一,截至10月31日交付33348辆。蔚来全新ES8在10月底达成交付1万辆的成绩,创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
两款销量“担当”的拉动下,蔚来公司一扫上半年的低迷,交付量自8月以来连创新高,10月更是达到40397辆,首次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92.6%。随着销量大增,蔚来更加接近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在超高端市场,安徽车企也实现了自主品牌历史性的突破。江淮汽车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尊界S800起售价70.8万元,上市19天累计大定超5000台,4个月大定突破1.5万台。在尊界向上突破和商用车基盘稳固的双引擎驱动下,江淮汽车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13亿元,同比增长5.54%、环比增长20.44%,扭转了一段时间以来营收下滑、业绩承压的态势。
安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奇瑞和比亚迪贡献了最多增量,两者在安徽的年产量均是百万辆级别。在安徽本土车企中,奇瑞近年来的经营状况最好,在9月25日成功于港交所圆梦上市。相形而言,蔚来和江淮汽车过去几年业绩增长速度不够引人注目。如今,蔚来终于打造出自己的爆款产品,江淮汽车更是通过尊界一举捅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让安徽汽车产业有了更多增长极和更大的想象空间。
技术突破
蔚来和江淮汽车业绩向好、盈利状况改善,对于安徽来说,是产业厚度和发展后劲的体现;对于行业来说,则显示了走出“内卷”、实现良性循环的积极动向。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三电”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应用,以及生产线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改善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体验,提高了生产效率。技术升级、效率提升给行业带来降价空间,消费者能够以更低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这是产业发展进步的成果。但物极必反,当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陷入恶性循环、无序状态,以至于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跌至健康水平以下,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产品质量和行业长远发展。
近两年,政府有关部门、汽车行业组织和许多企业都纷纷呼吁整治“内卷式”竞争,也采取了不少举措。江淮汽车向超豪华领域寻求突破,蔚来汽车在高端纯电领域和换电服务方面的坚守,都可以看作是不搞低水平“内卷”的发展路径选择。
江淮汽车在尊界产品的研发、制造上投入巨大。在研发端,专门组建了超5000人的研发与交付团队,成立了尊界上海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同济大学等顶尖高校,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团队及国家实验室建立深度合作,共研新架构、新材料、新技术,构建起支撑超高端豪华汽车的产业与创新体系。在制造端,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了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智造、品牌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标杆智能工厂——尊界超级工厂。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研发投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30%。
蔚来更是出了名地在研发上舍得花钱。这固然引发外界对其研发投入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的争议,但确实产生了诸多对行业进步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比如,蔚来ET9是中国首款获得工信部许可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以电信号传递与控制替代汽车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对于汽车智能化特别是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蔚来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实现量产后,替代英伟达Orin-X方案,单车成本直降1万元,为提升毛利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技术创新和长期主义,靠品质和差异化服务赢得市场、改善业绩,已经并将继续被证明是汽车行业走出“内卷”的必由之路。
出海“破卷”
“内卷”之所以成为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市场空间不足。在需求不增长或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带来的供给量提升和质的升级,几乎必然导致激烈的价格竞争。破除“内卷”,除了治理无序的价格战之外,开拓市场空间也很重要。出海,无疑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开拓市场空间的关键途径。
安徽是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的“优等生”。2024年,安徽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出口汽车(含底盘)80.2万辆,保持全国第一,同比增加17.8%;价值856.6亿元,同比增长25.5%。安徽汽车出口数量仍在高速增长,价值增速更高于数量增速,说明出口汽车的价格水平也在提升。
已经连续20多年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奇瑞,无疑是靠出海“破卷”的代表。今年1月至10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28.89万辆,其中出口106万辆,占总销量的近一半,是年内最快达成出口百万辆的中国汽车集团。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奇瑞在欧洲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1月至10月,奇瑞在欧盟和英国市场销售汽车17.11万辆,同比增长2.4倍。
蔚来和江淮汽车没有奇瑞那样耀眼的出海业绩,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蔚来从去年年底调整欧洲市场战略,放弃了过去复制国内直营模式的做法,转而在当地寻求优质合作伙伴来开拓市场。最近,蔚来旗下定位为精品小车的车型萤火虫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开启了出海之路。江淮汽车在商用车出海上有不错的成绩,中高端轻卡出口连续十四年居行业第一,在海外成功打造了5个年销超万台市场。
“走出去”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继奇瑞之后,如果蔚来和江淮汽车也能在出海上有更大作为,将为破除“内卷”增添更多安徽贡献。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 理想汽车L系列迎来新成员:理想L6定位中型五座SUV
- 比亚迪腾势D9 DM-i尊享型新车上市,纯电续航98km!
- 轻量化铝车身、智能驾驶系统 奇瑞eQ7引领新能源发展
- 全新极氪001震撼上市,118项升级打造极致驾驶体验
- 比亚迪新品牌“F品牌”首款车型曝光,造型方盒子+离地间隙高
- 小马智行Robotaxi登陆深圳核心城区 市民可畅享无人化出行
- 比亚迪2023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9.83%,净利润同比增长410.89%
- 特斯拉Cybertruck曝光更多细节照片,双电机版本亮相
- 空气动力学力作!法拉利SF90 XX Stradale揭开神秘面纱!
- NIO Link发布:蔚来汽车实现全链路安全互联
关注我们

新闻
财经
科技
房产
商业
酒香
生活
车界
文化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