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迎来数字时代——2023钢铁数字创新大会侧记
“钢铁工业是大型复杂的流程工业,全流程和各工序均为‘黑箱’,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其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走数字化转型之路,这个过程也正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最佳场景……”11月8日,在2023钢铁数字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表示,钢铁工业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是打造钢铁行业竞争新优势、实现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陈洪飞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增多,仅2022年,全国就有12家钢企获评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有15家钢企的24个场景获评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科技创新为钢铁数字化转型拓展新场景。“我国钢铁工业已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6大应用模式,包含智慧矿山、智能车间等几十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在分析钢铁行业发展时表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突出问题,如没有普适性的转型升级标准和数字化场景等。
“为解决钢铁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今年10月,河北印发《河北省支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在解读有关创新发展的政策时表示,河北通过加快钢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转型。
“我们围绕建设精品钢铁基地的奋斗目标,通过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河北省迁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崔东鑫在产业推介时表示,迁安依矿而起,因钢而兴。通过科技引领,迁安市所有钢铁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经费达到34.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96%,使汽车板、石油管道钢等钢材产量达到1470万吨。
科技赋能钢铁,数智驱动未来。“数字化对河北钢铁产业而言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宋向党在致辞时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河北钢铁产业注入了数字“新燃料”,换上了网络“新车轮”,将推动钢铁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绿色变革。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 春运今日正式开始,首日630万人次踏上返乡路|东粤网
- 告别最困难时刻,中国经济向上的力量在哪里|2022中国经济年报
- 铁路新图今起运行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东粤网
- 北京1月8日起取消核酸混管检测,学校不再查验核酸,鼓励居民主动上传抗原阳性结果|东粤网
- 工信部力推,广州“现身说法”,工业文化如何更好赋能制造业?
- 1月15日起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恢复运营,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东粤网
- 猪肉价格旺季不旺:龙头猪企销售收入下降约两成,加速出栏能否挽回颓势?
- 住建部密集发声!化解房地产风险强调“慢撒气”,2023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信部鼓励工业大省挑大梁
-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跑出加速度|2022中国经济年报
关注我们
